1、出自九黎的后裔,据《风俗通义》等所载,九黎,古时为中国南方土生土长的庞大种族之一,相传为少昊(传说中古代东夷首领)金天氏之时的诸侯。黎曾被封为北正(一说火正)官,掌管民事,其后裔有以字为氏,称黎氏。
2、黎姓来源于姬姓、己姓、姜姓、地名和少数民族等。源于姬姓。出自春秋时期邾国大夫邻子,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。在大夫邻子的后裔子孙中,有称倪黎氏者,其后省文简化为单姓黎氏、朱氏、倪氏等,世代相传至今。
3、黎 嶷:河间莫阝县(今河北省任丘)人,南北朝时北魏将军,因战功被赐爵容城县男,加鹰扬将军。黎 侨:南北朝齐时明州(今浙江省宁波市)人,因战功被封为永乐侯。
又据《路史》所载,古黎国被周文王勘平,武王克商后,封商汤后裔于黎国,后有黎侯丰舒,其子孙有黎氏、犁氏。着一支出自帝尧后裔的黎姓人家,史称黎姓正宗,后来成了整个黎氏家族中最为主要的组成部分。是为山西黎氏。
春秋时黎国迁都于山西黎城县东北的黎侯城,后为晋国(在今山西西南部)所灭,其子孙后以国为氏而姓黎。又据《路史》所载,古黎国被周文王勘平,武王克商后,封商汤后裔于黎国,后有黎侯丰舒,其子孙有黎氏、犁氏。
黎姓来源于姬姓、己姓、姜姓、地名和少数民族等。源于姬姓。出自春秋时期邾国大夫邻子,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。在大夫邻子的后裔子孙中,有称倪黎氏者,其后省文简化为单姓黎氏、朱氏、倪氏等,世代相传至今。
黎士宏:(公元1618~16年),一名士弘,字愧曾;福建长汀人。著名清朝大臣。少游李世熊之门,与弟士毅读书佛祖峰僧寺。清顺治十一年(公元1654年)举人。历任江西广信府推官,永新知县,陕西甘州同知,江南常州知府。
黎 嶷:河间莫阝县(今河北省任丘)人,南北朝时北魏将军,因战功被赐爵容城县男,加鹰扬将军。黎 侨:南北朝齐时明州(今浙江省宁波市)人,因战功被封为永乐侯。
黎干 黎干(716-779年),字贞固,戎州(今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)人,祖籍寿春。唐朝时期大臣,越隽县令黎道弘之子。早年隐居于岷山,学习星纬数术之学。安史之乱渐平后,得到避难于蜀地的唐玄宗赏识。
历史名人 黎庶昌:贵州遵义人,清末散文家,曾为曾国藩僚属,与张裕钊、吴汝纶、薛福成并称:“曾门四***”。历任驻英、法、德、日四国参赞,又为出使日本大臣。
黎曾被封为北正(一说火正)官,掌管民事,其后裔有以字为氏,称黎氏。出自黎国后裔,据《元和姓纂》等所载,商时有诸侯国--黎国,一个在今山西长治县西南,商末被周文王所灭;另一个在今山东郓城县西。
黎嶷:河间鄚县(今河北省任丘)人,南北朝时北魏将军,因战功被赐爵容城县男,加鹰扬将军。 黎錞:广安(今属四川省)人,宋代庆历进士,苏轼所作《远景楼记》中评其为:“刚而仁明,正而不阿”。
黎靖德:宋代永嘉县(今属浙江省)人,曾任沙阳主簿。其博学能文,主持编修过《沙阳县志》,著有《朱子语类》。黎子云:宋代儋州(今广东省儋县)人,家贫好学,常与弟载酒见苏轼,轼题其别墅名曰:“载酒堂”。
黎干 黎干(716-779年),字贞固,戎州(今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)人,祖籍寿春。唐朝时期大臣,越隽县令黎道弘之子。早年隐居于岷山,学习星纬数术之学。安史之乱渐平后,得到避难于蜀地的唐玄宗赏识。
黎 嶷:河间莫阝县(今河北省任丘)人,南北朝时北魏将军,因战功被赐爵容城县男,加鹰扬将军。黎 侨:南北朝齐时明州(今浙江省宁波市)人,因战功被封为永乐侯。
黎姓在百家大姓中排名第九十二位,其历史名人也出现不少。
黎光、黎阳。黎光:“黎光”微信名,光代表光明、希望,寓意着希望和光明,给人一种积极向上、充满希望的感觉。黎阳:“黎阳”微信名,阳代表阳光、温暖,寓意着温暖、热情,给人一种阳光、开朗的感觉。
历史上姓黎的名人有:黎士宏、黎简、黎吉云、黎福畴、黎亚义。黎士宏 黎士宏(公元1618~16年),一名士弘,字愧曾;福建长汀人。著名清朝大臣。
黎干 黎干(716-779年),字贞固,戎州(今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)人,祖籍寿春。唐朝时期大臣,越隽县令黎道弘之子。早年隐居于岷山,学习星纬数术之学。安史之乱渐平后,得到避难于蜀地的唐玄宗赏识。
黎子云:宋代儋州(今广东省儋县)人,家贫好学,常与弟载酒见苏轼,轼题其别墅名曰:“载酒堂”。黎公真:元代时任甘泉令,有仁政,深受百姓拥戴,时民画其像于学舍,以表思念。
[免责声明]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联系邮箱:83115484@qq.com,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cslpw.com
本文链接:http://www.cslpw.com/post/1201.html